close
DSC02458.jpg

解決了一個問題,帶來的卻是更多的問題。但我們已經無法後退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從事廣告設計時,色彩管理一直是很頭痛的問題,從拍攝底片、設計初稿、打樣,到印刷品,如果眼睛夠敏感的話,每個環節的成品都有不同的差異,這是能夠理解的,即使是同樣的顏料塗抹在不同的材質,會有不同的顏色反應,比如底片使用的感光劑、設計時的印表機噴墨、打樣時的顏料、和印刷時的油墨,每個工作環節都是封閉的(才會有的效率)。

年輕的時候,總是急躁的要求印刷廠商在流程中,能夠達到色彩一致的標準。但,色彩千變萬化(可辨識、可數據化的就數千萬種),跟人的心情一樣,並不容易掌握、複製,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是有一套標準作業的流程。只是要看有誰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

如果我們設定一個評比,普遍要達到60分的標準並不困難,但超過80分之後,每要往前加1分,付出的可能就要多付出10倍的力氣。以此略推,大概是這樣的概念,作為一個設計者,我們使用校對過顏色專業繪圖螢幕並不夠,我們作業空間還需要一個封閉、穩定的固定光源,因為不同色溫的照明設備,就影響到我們所看見螢幕的正確光線,我們的眼睛有極強的調適能力,會自動修正,如果沒有兩相比較,也不靠精密的機器測試調整,這些不穩定的改變,往往我們無從判斷察覺。好,要解決這個問題,從自己改變起,假設我們有很多很多錢,把自己工作室的變成色彩研究室的標準,我們可以正確的在穩定的環境中調整我們所需要的顏色,但稿子完成,馬上產生10個以上的問題,因為做好的成品要離開自己封閉的研究室給外面的印刷廠商印製,要如何確保接下來能有一致的標準,這馬上就遇到整個產業供輸的問題,細節環環相扣,一個小小閃失前功盡棄,你很憤怒,為什麼這麼一點小事都弄不好,你對下游廠商發飆,搞到最後沒有人願意接你的案子,於是你開始對著這環境失望,覺得大家都不長進.....

在封閉實驗室裡面所建立頂尖的專業,終究要被拿到外面的環境接受檢驗。

其實印刷的問題也可以解決,用建立色彩研究室同樣的標準來建立一個流程標準的印刷廠,並不是不能,只是你願不願意接受為了增加5%的精準度而付出超過20倍的金錢與力氣,如果你願意的話,當然可以做這樣的要求,不然就是強人所難,硬要剝削別人。而你的丟出去的憤怒會終究回到你自己身上,最後別人會用比你更高標準來檢視你。

還有,色彩千變萬化,人心更甚,就算最後你用你的專業得到100分,這過程讓客戶感到不爽的話,也不會有愉快的結果。

以上說法,並不是意味凡事隨便交差了事就可以,我們應該可以找出一些方法,在我們想要往前走的的時候,也能夠讓這個環境一起動......(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no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