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個奇怪的標題
不過如果你不知道這標題的人物
也就沒有必要看下去了
稍早曾與faust在網上提過「臺灣龍捲風」的編劇
我認為鄭文華的編劇頗具功力
這裡想舉前幾週劇中寫到「天敏與阿吉仔」的橋段為例
說明他編劇手法的趣味-------------------------------------------
由於八點檔連續劇可以說是整個電視臺的重要商品
主角之死又是灑狗血的大好賣點
因此大致上每齣八點檔連續劇中都會安排主角死傷的情節
好玩的地方在於每個人都知道
主角一死就沒戲可唱了
所以編劇肯定會想辦法讓主要演員可以繼續演出
這些設計不外以下三種「俗套」:
1.原來是誤會一場,其實主角穿了防彈背心、或是夢境中的死亡情節。
2.主角瀕死之際,卻又被醫生給救活了。
3.主角死了,後來又出現他的雙胞胎,或長得跟他一模一樣的人。
最近鄭文華的劇中倒是發展出有趣的第四種方式
為本地電視編劇少見的敘事手法…
劇中男主角阿吉仔為了救他的女友天敏
於是自殺以捐出自己的心臟進行移植
沒想到天敏術後卻發生了妄想症
在劇中常常與阿吉仔仍有交談傾訴等情節之延續
甚至劇中的阿吉仔還勸天敏服用心理醫生開的藥物
想說服女友自己只是她妄想症中的幻影
這就使得怎麼演也沒有盡頭的俗濫劇情有了新意
其實《臺灣龍捲風》中偶爾會冒出這樣好玩的設計
(雖然其令人失望與無奈之處更多…)
鄭文華的特別在其頗能變出一些花樣
如在八點檔中搞女同性戀、玩變臉等
挑戰觀眾僵化的期待與禁忌
以他作為編劇之廣告號召也算是難得的演藝現象吧?
我想
在大家全盤否定一個人或一齣戲的同時
不妨試著客觀檢視他實際上作為如何
警惕自己不流於刻板的誤解
因為我們總是作著「人云亦云」的蠢事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yenote 的頭像
    eyenote

    之間視覺事務所

    eyeno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